服务热线:
传真:13809610224
手机:13809610224
Q Q:16883654网址:http://www.guonengpower.com
地址:东莞市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园1栋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地处长江水系上游和贵州省东南部。这是一片风景秀丽、民风淳朴的土地,更是一片有着红色记忆的热土。
长征精神,宛如奔流不止的溪水,始终滋养着这片红色土地。
星火遍洒黔东南
翻阅 《中国共产党黔东南州简史》可以清晰地发现:红军多次转战黔东南,活动长,影响大,在长征史上鲜而少见。可以说,黔东南的红,是避免湘江之战流血教训之红;是红军在黔东南蒸蒸日上之红;是黔东南各族人民心向红军之红;是中国革命迎来曙光之红……在黎平县,有一条街叫翘街。因两头高中间低、形似扁担而得名,如今商贾云集,店铺林立。在街心地势低处,一座造型考究的徽派建筑上书“黎平会议会址”,对面的“江西会馆”旧址现为黎平会议纪念馆。从纪念馆正门拾级而上,一行红色大字“伟大转折的起点”映入眼帘。
据《红军长征史》记载,1934年12月12日,中央几个主要负责人在湖南通道县境内召开了非常会议。会议通过了《中央政治局关于战略方针之决定》,明确指出:“政治局认为过去在湘西创立新的苏维埃根据地的决定在目前已经是不可能的,并且是不适宜的。”“政治局认为新的根据地区应该是川黔边区地区,在最初应以遵义为中心之地区,在不利的 条件下应该转移至遵义西北地区。”
感悟长征精神点亮万家灯火
一直以来,南方电网贵州凯里供电局将满足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电力需要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提升服务水平,全力做好电力供应,努力让百姓从“用上电”迈向“用好电”,为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巩固脱贫成果、决胜同步小康作贡献。
解放之初的1949年全州电量只有6万千瓦时,人均用电量为0.035千瓦时。如今,经过几代电网建设者的艰苦奋斗,凯里电网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近年来,凯里供电局在从江县、榕江县、剑河县、锦屏县4个深度贫困县列入电网投资计划建设的项目1041个,完成投资7.7386亿元;“十三五”期间,该局完成榕江县定威乡、雷山县大塘镇、从江县加勉乡和黄平县谷陇镇4个极贫乡(镇)电网项目37个,35千伏及以上高 压项目3个,10千伏及以下中低压项目34个,总投资1.2998亿元;黔东南州1038个深度贫困村电网建设项目224个,投资3.43亿元,全部列入2018年电网投资计划。目前224个项目全部建成投产。
很多坐落在大山深处的村寨,曾是当地最贫穷的少数民族聚居村庄,依靠刀耕火种的落后生产方式解决温饱,没有电,没有通信基站,也缺乏医疗保障。因为有了电,他们获得更优的生产工具、更丰富的生产材料,也因为电,通过电视机、广播、手机等现代化设备,把党的好政策、先进的生产技能带到了他们身边。很多村民,如今吃上了“旅游饭”,购买了电冰箱、电磁炉,生活得到极大改善。
牢记初心使命助推脱贫攻坚
在贫瘠的乡野、穷困的深山,有一群凯里供电人扎根村庄,带着“一定要让乡亲们富起来”的铿锵承诺,每天清晨在鸡 鸣声中起床,夜幕降临时回到集体宿舍。
工作地点要么是在田间地头,要么是在村民家,要么就是在跑县里争取项目的路上……他们是凯里供电局派驻贫困村庄驻村干部。凯里供电局作为央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将同步小康使命扛在肩上,举全局之力,精准发力、砥砺前行,在苗乡侗寨这片土地上,用责任开拓扶贫攻坚路。截至2019年8月,凯里供电局及所辖县局共有定点扶贫点25个,派出驻村干部25名。各级各单位均成立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严格根据各单位所在县委、县政府的工作安排,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全力助推脱贫攻坚工作开展。
80余载,长征这一薪火相传的精神旗帜,历久弥新,激励着中华儿女一往无前。感悟长征精神,用心点亮苗乡侗寨,凯里供电人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继续奋勇向前。